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对硕士生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的能力。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公共管理硕士生学习的时间一般为2~3年,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毕业或者延长学习时间。硕士生核心课程应涵盖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组织学、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等中级阶段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培养单位还应提供一些具有职业特点的课程,以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实践工作的需求。 通过课程学习和其它研究训练,硕士生应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能够使用各种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如SPSS、STATA、NVIVO等;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具有从事本学科理论或实践工作的专业精神、才智、涵养和创新意识;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将它迁移到其他工作领域;注重对研究规范和方法的掌握;了解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研究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能身体力行。 2.学术道德 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劳动权益。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严守学术诚信,所有引用和参考都应该注明出处,出于任何目的都不能随意篡改研究数据。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指学习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为了获得这种能力,学生应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中、外文文献的检索和查询技巧,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通过研读文献和实践等渠道,增进对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直接认识和间接认识。 2.科学研究能力 硕士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是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的潜力或基本能力。为了获得这种能力,硕士生应能基于管理实践和理论思考,提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运用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特定问题进行理论和逻辑分析,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硕士生应用专业知识和方法、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为了获得这种能力,硕士生应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善于从现实中发现问题,能够用理论指导实际行动,独立完成研究过程的各个必要环节,能够通过团队合作方式解决问题。 4.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能力是指表达自己学术见解和观点的能力。为了获得这种能力,硕士生应能利用各种媒介、通信技术和信息手段,搜集信息,并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处理,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以清楚明白的方式表达和传递出去,善于倾听和采纳别人的意见,实现有效的交流。 5.其他能力 硕士生要注重个性与全面发展,在学习与创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之间取得有效的平衡。 四、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选题的要求 选题应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前沿理论问题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研究问题聚焦,研究内容明确,具有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论文的研究条件和可操作性,研究的工作量、广度和深度应符合硕士论文的要求。 学术论文应有独立的文献评述部分,文献评述应涵盖与研究问题相关的重要研究文献,并对已有研究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评论。学术学位硕士一般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15篇。 2.规范性要求 论述和推理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通顺准确;写作格式规范;引用材料的出处完整而准确。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论文格式规范,引用数据和引文标注出处;(2)核心学术概念界定明确,结构合理,表达准确;(3)对数据的处理方法使用得当;(4)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应予以说明。 3.质量要求 论文能提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对于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抽象,提出自己分析问题的研究设计。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对问题进行细致研究,论证过程要合理,逻辑推理要严密,研究结论要经得起推敲。论文应体现出写作者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 五、外语与学术成果要求 1.外语要求 硕士生的第一外语为英语,包括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部分。外语学位课成绩应不低于75分。 2.学术成果要求 硕士生完成的科研成果以量化积分的方式确定,应不低于2分,具体量化办法以《河南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科研成果的规定》为准。 编写人员:陈安 夏保成 张永领 张雁儒 范如永 孙娟 冒建华 李红 杨黎明 苗珊珊